第六十一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  
作者: 金络更新时间:2023-08-23 12:12:20章节字数:2031

为民小吃部关张的事终于落定,大家伙反应还算平静,直到郭红武在台上宣读《职工分流安置方案》。


四下窃窃私语,全是牢骚。


张小芳也嘀咕,“都是宝马镇边上的店,离家那么远,教人怎么干?”


“我们不会让任何一名职工掉队。有什么要求,同志们可以向郭主任反映,他是为民小吃部解散工作小组的副组长,一定妥善解决大家的问题。”


此刻打着官腔的是供销社邱副主任,老头子红光满面,嗓门也挺大。


杜雨燕正瞧着台上,张小芳用胳膊肘捅捅她,“回头盯住郭主任,让他给你一个说法,不是谁都不能掉队吗?”


不用杜雨燕去讨说法,这边刚散会,郭红武便叫住了她。


郭红武一脸纠结地开了口,“对不住……”


“说这干啥?”杜雨燕没怪郭红武。


开会的时候,杜雨燕已经琢磨过,明天去采点山货,供销社最近收的价钱不错。再往长远看,高考都已经恢复,改革开放也近在眼前。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跟你说件事……”郭红武欲言又止。


“工作我以后再找,有手有脚的,饿不死人!”杜雨燕反过来安慰他。


郭红武局促地搓起了手,“我跟领导请示过了,按全月算你的工资,三十块钱,你看……”


杜雨燕眼睛一亮。


“主任,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张小芳风风火火地冲进后院,“工资表上怎么没有雨燕的名字?”


“我正在跟雨燕谈这事!”郭红武老脸胀得通红。


就为了杜雨燕工资,郭红武差点卷铺盖,到老邱办公室打地铺。


他是真想干出点事儿,无奈人算不如天算。


“雨燕,早知道今天,我不会把你带进为民小吃部。就算你不计较,这事的确怪我。你放心,回头有什么好工作,你郭哥肯定留意。我不亏待自个儿妹子。”


“主任,问您工资的事!”张小芳不耐烦地催道。


郭红武正要开口,有人从店里探出脑袋,“主任,郭副组长啊,安置的事,大家伙要跟你反应!”


“等一会!”郭红武一脸懊糟,看着那人退回去,才压低声音,“小吃部账上的钱都被小晴贪了,这个月的工资是供销社那边垫的。雨燕的确不在名单上。不过老邱已经批了,按供销社的成本价,仓库里的东西,你觉得能拿……”


张小芳乐了,“都拿走?”


“最多三十块钱。”


“成!”杜雨燕立刻点头。


这是郭红武能帮她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后天正式放假。上面派人接收仓库。你和小芳辛苦一下,再过来一趟。到时候你打个条子,觉得什么用得上,就去拿吧!”郭红武刚说完,前面店里已经闹起来。


开完会之后,为民小吃部一直吵吵嚷嚷,枪口全对准郭红武,无非是认为他没为大家争取利益,分流安置的单位都是供销系统差得不能再差的,连为民小吃部都比不上。


这一吵,就到了第二天中午。


“主任,我反正不拿《调动表》,就耗这儿了!”


“我说,不如哥几个一块去找老邱!”


杜雨燕事不关己,端着饭盒,靠在门廊的圆柱上吃饭。


话说为民小吃部市口真好。对面就是镇卫生院,过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西边有两家纺织厂,职工要去镇中心,小吃部门外这条路是必经之道。再往东过两条街又是汽车站。


有人的地方就有钱啊!


郭红武雄心勃勃要和工农兵饭店一决高下,可以杜雨燕的经验,为民小吃部应立足现有条件,走小而精路线,再以此为基础,稳扎稳打地调整经营方向。


这些话,杜雨燕还没来得及和郭红武探讨。


“行,你们跟老邱吵去,我不管了!”郭红武似乎被逼急,“当初一个个跟着姓马的扯老子后腿,现在家业败光,都满意了?!”


郭红武气冲冲地走了,众人这下倒不吵了。


“姑娘,能在你这儿买点水吗?”一位老婆婆拉着辆板车,停在杜雨燕面前。


杜雨燕忙道:“不用买,您等一会,我去拿水瓶。”


店里柜台上,杜雨燕早上烧的水已经被倒空。


出来和老婆婆说了一声,杜雨燕便去了后院,那边有个专门热饭烧水的灶。


十多分钟后,杜雨燕提着水壶出来,正瞧见帮厨周小五叉着腰在那吼,“你那车占我们门口了,我怎么就不能让你走?”


“大哥,我们接点水,一会就得!”说话的是那位老婆婆。


杜雨燕伸手将挡在跟前的周小五拉开,“水来了!”


这会儿杜雨燕才注意到,老婆婆旁边还有一个年轻女子,看着是母女俩。


“就会装好人!”


斜了杜雨燕一眼,周小五转头回了店里。


老婆婆谢了杜雨燕半天,接上水便要走。


杜雨燕注意到,母女二人手里各拿着一个馒头,显然打水是为了吃午饭。


“就在这儿吃吧,我端条凳子出来。”杜雨燕将人叫住。


门廊下,母女俩就着开水,嚼起了干巴巴的馒头。


杜雨燕想了想,从店里拿出自己的半瓶酱和一双筷子,放到条凳上。


“怎么好意思?”老婆婆赶紧站起。


杜雨燕摇头,“我瞧您这岁数,比我奶小不了多少,做这行辛苦吧!”


这边几乎每天都看到有人拉板车经过,现在汽车保有量不高,人力运输占了很大比例。


年轻的那位倒也爽快,拿过酱,给她妈抹了点,笑道:“不就为挣钱。”


“挣得多吗?”


“少的时候两、三块,多跑几趟,有时候能挣到四块。”


杜雨燕看着人家手里的馒头,“吃这个够?”


“街上只能买到这个。饭店动不动四、五块钱,我们可舍不得。”老婆婆说着,将那瓶酱递了回来,“姑娘,你这酱真香。”


“不嫌弃的话,您就拿去,我自己做的。”杜雨燕说着,心里忽地一动,“我就问一问,要是中午能在外头吃饱吃好,您二位觉得多少钱合适?”


一个想法,就这么进了杜雨燕的脑子。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