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周绅老师
作者: 男人是山更新时间:2022-01-18 08:41:42章节字数:2039

于是,同学们就说出奇奇怪怪的理由来。周老师觉得这些人说的很乱,他听不清楚,就告诉班长:“可以把同学们的意见反映到教务处。让教务处具体处理。”


接下来,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你们多年来在国企工作,一直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则,如果我讲另一套规则给你们听,你们一定会不适应。


“但是,我要说的是:国家的经济体制,马上就要大变革了,计划经济将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如果我继续把计划经济体制的东西讲给你们听,那就是误人子弟!


“不要说你们将来用不上浪费了时间;还会因为不适应新体制骂我为什么不讲西方经济学?所以,我看到这一本教材,马上就申请教务处改教材。既然同学们有争议,我建议大家这样:


“愿意跟着我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马上到新华书店去购买这本书,如果不想学,可以不买。如果教务处换成其他老师讲计划经济管理学,我自愿退出讲台;


“如果教务处坚持让我授课,我必须讲西方经济学,因为,我是个教授,我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误人子弟!”听到周老师这种铿锵有力的表白,人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实际上,同学们都是成年人了。谁不知道现在的企业管理体制僵化、弊端多多。大家来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就是想听到一些新知识,新理论。


计划经济那一套东西基本上就是标语口号式的,除了大干社会主义,无私奉献那一套,还有什么科学管理而言,把上级的红头文件拿过来学一学,什么都明白了!


因为有了换教材的事,下午三点半一下课,同学们就背是书包,一起向公交车站而去。名义上是去新华书店购书,实际上很多人抱着看一看的态度。


尽管他们觉得周教授说的有理,但是,这大学教材说换就换了,他们还是不肯相信。如果教务处通知大家买书,再买不迟。


来到新华书店,那本书果然被摆放在二楼经济类图书架上。可是一看价格不菲:8:90元。当时的工资仅仅是四五十元,花八块九毛钱买一本书,还真的考虑考虑。


也许是光棍汉没有家庭负担,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想,既然是周教授点名的书,买就是了!于是,我立刻买了一本。


看到我果断买了书,同学们私下议论:“这小子是光棍汉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啊!”意思是我没有老婆管着,花钱太随便。


我就说:“早晚都得买,何不趁早?”这时,服务员马上把发货票递给我。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报销?就拿过来,夹在书里。


晚上没有更多的事情做,我就读这本书。觉得内容很怪。其中没有什么政治论述,却开门见山,上来就是资源与配置的阐述。接下来,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效率与公平、边际效益……等等。


再下来,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别开生面,更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譬如,在效率与公平中,主张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主张以公平为原则、兼顾效率的。


而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实际工作中,譬如,农村实行承包制度后,很多的工厂想效仿,但是又怕工作差距拉大引起其他人的消极怠工。这样的争论甚至于出现在了报纸杂志上。


而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早就有完整的答案了。根本无需争论。我看来看去,禁不住心跳起来:这样内容,周教授讲得下去吗?如果有学员当场提出反对意见,周老师怎么解释?


“文华,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周老师有考试这个杀手锏。如果课堂上捣乱,给你个考试不及格,到时候拿不到毕业证,看你还闹不闹?”


“哈哈……这算什么?铁腕治课堂?有点损吧?”我禁不住大笑起来。


“无所谓损不损?如果当领导,就得心狠。没听说吗,慈不带兵,善不理财。如果你没有杀伐果断的气质,一天到晚文质彬彬的,干脆别当厂长,回家抱孩子得了!”芳子认真的说道。


“嗯!”听上去,觉得芳子这句话有点残忍,实际上真是那么回事。齐书记就是性格太软弱,才被赵光义逼成那个样子。


如果平时硬朗一些,赵光义胆子再大,也不至于让他腾出办公室来吧!这时,突然想起工厂赵光义借党政分开整齐书记那一幕。


这么一想,觉得自己半年不回工厂看一看,似乎是有点不对劲。得,等到放寒假再说吧!嗯,手里的这一张购书发货票还要报销呢!


赵光义,不光是整齐书记,还曾经把我送到派出所、想制造我的前科记录呢,就在我报名参加培训班后,为了阻拦我,还到处告状、为阻拦我上学做出过突出贡献呢!


这一笔账,我可没有轻易忘掉。


放寒假已经是第三天了,前两天,我回到父母家住了一个晚上,睡到热乎乎的火炕上,吃母亲做的饭,心里特别舒坦。


父母亲上班后,我在家里买菜做饭,父母亲夸奖我像是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过日子了,接着,就问我学习累不累?然后还是催婚的老话题。


我就干脆交代:这事你们别操心了,我有对象了,又说了与银行行长女儿芳子住到一起的事。一听说我与芳子同居了,父母亲吓了一跳。


连忙说:“这样的话,我们得张罗会亲家的事情了。听你师傅说,丽丽会亲家男方给了五千元见面礼,人家是行长,咱们得准备一万元吧!”


“一分钱也不用给。人家是高级干部家庭,你们以为是老工人嫁女儿讨要抚养费呢?人家说了,没有那些讲究。”


“就算是这样,咱也不能对将来的儿媳妇一点表示也没有。”父亲大声的说道:“银行行长家当然不缺钱。可是,我们这当公公婆婆的,一点钱也不给,将来怎么见儿媳妇的面?”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