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交通茶馆
作者: 冰小寒更新时间:2020-03-05 13:08:26章节字数:1602

茶馆是搬装队的茶馆,位于最热闹的正街地段。门脸很小,又从一个狭窄的通道往里缩了一截,一块又小又旧的牌子上写了“交通茶馆”四个字。


从窄窄的通道大步跨进来,一霎那就会觉得豁然开朗,那种豁然开朗是如此不可思议,令马小龙经常想起《西游记》里说的“别有洞天”。


而且也真像西游记里的洞穴,既开阔,又阴暗。既陈旧,又鲜活。黑压压的一片桌凳和黑压压的一片人影,好像上个世纪,又好像亘古未变。


还特别像西方油画里展现的场景,还得是印象派。对了还很像徐悲鸿的那一套,人物都是酱油色。


这几步通道好像时光隧道,又不光是隧道。它连接了古今,也连接了中外。交通茶馆影响力可不同凡响。


它原本是黄桷坪搬运公司的食堂,80年代发展多种经营改成了茶馆。设施简陋便价格便宜,除了街里街坊,还有一种常客,就是以搬运装卸运输下力为生的工友,重庆叫棒棒军。


但黄桷坪就是这样,四川美院的艺术家们并不以为自己跟街里街坊、棒棒军们有身份上的差别,反而都特别喜欢里的自由自在。这种感觉,四川话形容成“安逸”、“安逸得板”。美院的老师同学有滋有味地体会这里的有滋有味,自己也成为这奇妙怪味的一部分。


黄桷坪的街里街坊对艺术家早就见惯不惊,不以为然,喝茶闲侃时充其量说一句“他的画贵得很哦,要卖几十上百万”,也只是说一句而已,并不探究,因为不关他的事。


黄桷坪除了美院师生,还聚集了很多艺术考生。学生和考生都喜欢到茶馆画速写,模特儿是现成的,很生活化很接地气很典型,学生们花两三元泡杯茶,就可以在这里画一个晚上。老师也乐意带他们来这里,很安全很好管理,自己还可以泡杯茶喝。当然,老板也高兴,空起也是空起,反正场子大,人再多也装得下。只是遗憾考生是季节性的,不是常年。


77级78级那批学生的毕业油画创作一下就让四川美院声震全国,他们毕业后也成了名人。就是因为交通茶馆这里有种奇妙的混搭滋味,所以这帮人接待媒体或文化友人,或者有时候就是纯粹闲聊,还总喜欢回到这里。也因此,交通茶馆成了全国美术界都知名的地方。


马小龙入学的这几年,留学生渐渐多了起来。那些老外也都被吸引到了这里。


按说老外也有坐咖啡馆的习惯,但咖啡馆跟茶馆又很大不同。比如法比恩是法国人,法国人就是一小杯咖啡,可以在咖啡馆坐三四个小时。通常咖啡馆都在路边,人坐到露天的位置,拿一本书,抽几支烟,晒晒太阳,看街上的人走来走去,独自感受休息,脑壳就特别放松。有时跟朋友坐坐,也不会谈正事。


茶馆就一天都在聊,有时候聊天,有时候谈正事,有时候掺合着谈。重要的不重要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法比恩第一次听到川江号子也是在这里,后来才引发了她持续的关注。她还不知道她多年以后会找到最后的川江号子船工陈邦贵,安排到法国去与密西西比河号子、伏尔加号子同台演出,让川江号子唱翻了那两条著名大河,倾倒巴黎。也不会有人准确地预测到,法比恩后来破格成了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外交官。


黄桷坪就是这样,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浑然不觉地融合在了一起。


马小龙毕竟是生活在这里又不是穿越到这里的,对这些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因缘机遇自然也毫不知情。他到得茶馆,到沿墙根摆放的熟客柜子里翻出自己早先放在这里的搪瓷缸子,喊老板泡上一杯茶。他找了个角落坐下,从军挎包里掏出了速写本,又掏出了一只铅笔,静静地削着,一边削,一边留神打量着周围的人,看看哪个长得有特点,待会儿好练习。


今天这是素描,不涉及色彩。马小龙想起色彩还是印象派集了大成,就好比茶馆里这些人看起自带酱油色,77、78级的师兄就有从这点受益,扬名立万的。但色彩中其实还有阳光色、天光色、反光色、空气色、环境色这些概念,要如何才能精确捕捉呢?还是只捕捉表现出来,成为普通老百姓而不是艺术家说的“画得像”就够了吗?还是精确捕捉以后表达内心?我需要表达啥子内心?


马小龙想不清楚,摇了摇头。铅笔已经削好,笔芯的形状还有些不如意,他抄起笔在牛仔裤上蹭了蹭,又看了看,迅速调整好状态,进入了今天的工作。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