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巴滨路上眺望长江,除了滚滚东去水,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根240米高的烟囱,仿佛两支灵动的画笔,将九龙滩板凳角描绘成一幅泼墨山水画,又仿佛两把利剑,劈开旧世界,露出新生机。
而这两支画笔的前身,便是曾为重庆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卓越贡献的重庆发电厂(又称重庆507厂)。
进入电厂大门,是一段向下的台阶,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站在顶端往下看,颇有几分气势恢宏的气势。
抚摸着斑驳的机器,仿佛又看见炉火的燃烧,发电机的轰鸣,一个个忙碌奔驰在机器间的身影浮现眼前。
往前数百米,便是之前看到的两根巨无霸烟囱,据说这两根烟囱在当时是亚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在那个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工业体系并不完善的年代,建起这样的建筑谈何容易,而也正是因为一代代工人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才铸就了我们如今的和谐社会。
重庆发电厂87岁的退休职工蒋高维说过,面对工作“只有向前,没有后退”,也正是中国人骨子里这股一往无前的精神,使得当初落后的中国,如今再次傲立世界之林。
1954年重庆电厂落成,为重庆市提供了60%的电力,也正是因为它的出现,给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的重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也为日后重庆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前辈,更见证了中国与前苏联的友谊。
苏联专家不光提供技术,还帮助电厂建立了分场运行、维护试验、事故处理和职责服务方面的48种规程制度,在全面学习这48种规程制度的基础上,重庆发电厂对具体操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严抓安全工作,为圆满完成“一五”计划任务奠定了基础。
看着恍如昨日的发电厂遗址,眼前慢慢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高鼻梁、大眼睛的苏联人和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这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建筑。
他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开展“扫盲”,一个个曾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庄稼汉,逐渐开始看起报纸,了解国家大事。
或许,他们也曾和我一样,站在厂区的高楼上眺望长江。
又或者曾几何时,一对情侣坐在宿舍楼前的黄角树下,静静地看着空中的明月爬上了烟囱的顶端,仿佛蜡烛,又仿佛灯塔。
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是时代的见证,也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缩影。
2014年、2015年,因为环保需要,重庆发电厂搬迁至万盛经开区,完成了它半个多世纪的光荣使命。
但老电厂如今又焕发了新生机,故事还在继续。
2020年5月,重庆美术公园正式落户九龙半岛,同年10月启动建设。
致力于以四川美术学院黄角坪院区为依托,以重庆发电厂遗址为核心,以九龙滨江公园生态区域为轮廓,在九龙半岛全域打造集“大美景、大美育、大美业”于一体,市民广泛参与的、国际化高品质美术主题公园,致力于建成“全球独特、中国唯一”。
工业遗址与文化艺术交相辉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庆又一网红打卡必到点将会诞生。
从重庆电厂沿着龙广路进入黄角坪正街步行13分钟便到达四川美术学院黄角坪校区,一路上你会发现在重庆除了地铁能穿楼,楼房也能穿新衣。
起于黄桷坪铁路医院,止于501艺术库,全长1.25公里,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群。整个涂鸦工程共有800余名工人、学生和艺术家参与制作,花费各色涂料1.25万公斤,消耗各类画笔、油刷近3万支。前后经过150天的精心制作,共涂鸦建筑物37栋,改造拓宽道路1.25公里,下地各类管线约9000米,拆危改建建筑2700平方米,设置雕塑小品20座,整个街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行走在九滨路上,宛如置身于老旧默片,远处是重庆之肺巍峨南山以及南岸区的林立高楼,视线稍稍下移,便是蜿蜒而去的长江,轮船在江中驶过,激起阵阵水花。
近处是沙滩、草坪,脱掉鞋袜,踩在细细的砂砾上,那是童年的美好时光,在草坪上铺一张野餐垫,带上家人,吹一吹江风,这是成年后难得的闲暇。
呼啸而过的是从重庆南站驶来的火车,虽然没有高铁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这都是我们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片段。
而脚下这块区域,便是艺术码头,摩崖建造的七层建筑,站在一楼,你会发现面前是火车,站在七楼你更会惊讶,因为这里车水马龙,将重庆这座8D魔幻都市的特点展现无遗。
七楼便是崖顶彩道,这里与其他滨江路不同,在这全长220米的彩道上,你会发现路面并不平整,而是以波浪造型展开,与一旁的长江相得益彰,塑造出一个柔性、带状、开放性的步道。
朝崖顶彩道尽头望去,一座塔型建筑映入眼帘,正是长江灯塔。
三根立柱相互环绕螺旋,最后在63米的高度,支撑起观景台,象征着同勉共进、互为博长、自强不息。
远处望去,就仿佛一根飘带从空中飘落,又像是一颗随风飘动顽强的野草。
让人不得不惊叹,艺术与建筑学的融合,竟能创造出这样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