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在以巫溪宁广古镇宝源山为中心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
巫文化博大精深,是祖辈们传下来的璀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发源的根基之一。
巫文化源于巫溪,巫溪是中国巫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发祥地。
巫溪位于长江三峡支流大宁河谷,四千多年前,是巫咸古国的核心领地,至今仍传承着神秘的巫道文化,其扎根民间,根基深厚,与儒教、释教、道教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
巫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祭祀、辟邪驱鬼、招魂求子、医疗、生产生活、禁忌、民间文艺等等,其中都蕴含了浓厚的巫文化。
据传,巫溪民间巫师的跳端公和道士做法现在还存在。
跳端公也称跳神、神汉跳神,巫师便可称之为端公,他们的法事活动项目非常之多,而跳端公目的很广泛,可请神来消灾治病、驱邪避鬼,也可请亡灵对话,道士做法亦是一样。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本地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稀少和难以见到了。
巫溪大宁河,便是当年巫咸古国的核心疆土。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风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
翻译过来便是长江山峡大巴山地区灵山上有群巫生存,食百草治顽疾,并施爱予乡民。灵山是巫咸古国中心领地,即今属巫溪大宁河谷宝源山一带。
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位巫师先祖,他们是巫溪历史上巫文化的始祖。
在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而产生图腾崇拜,幻想依靠神灵和祖先护佑,战胜疾病和灾难,祈福平安。在巫文化里,对天文地理的卜相辞说成为一种宗教文化。
数千年以来,巫文化不仅影响着道家的阴阳学说,禅和中医,同时也丰富了华夏民族的哲学、其它文化。
在上个世纪初,巫溪县有三百多个乡村,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巫师、掌坛师、风水师、草药师,他们都是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工作便是做巫事,以做巫事维生。
只是他们已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巫师已经很难找到了。不过巫溪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哭嫁闹丧、巫鼓舞、健身巫舞、巫歌等巫风巫俗。
所以,时至今日,巫文化或许变得越来越稀少,越来越不易不为人所知,但它并没有消失,它依旧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很多时候,它可能只是转变成了另外的一种形式罢了。
而且这种神秘的传统文化,为巫溪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有许多人依旧对巫文化、遥远的巫咸古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注重对巫文化的发掘和保护。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巫文化永远都不会消失,会永远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