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横长,红军美名扬;兵强马又壮,回回打胜仗;八字两边分,我们爱红军;打富又济贫,喜爱穷百姓……”
走在巫溪通城镇的路上,隐约听到了一首歌谣,当时不明其意,询问了当地人之后才知道,这原来是当年红三军行军途径此地后,当地老百姓编唱的一首《十字红军歌》,近90年过去了,这首歌谣依旧广为流传,这也让我对那段红色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跟随大家的脚步来到红路村,引入眼帘的是一栋老旧的瓦房,据这栋房子的主人张同如老人介绍,这是祖辈修建的的房子,而他的爷爷张传松,便是国民党还乡的一位团总,也是红三军临时宿营的地方,贺龙将临时司令部便设在此处,随后又在此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工作。
历经岁月更迭,老房依旧在,却不见当年的热血郎。
无情的岁月在墙面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可那几幅标语却异常醒目,仿佛已经嵌入墙体之中,永不褪色。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穷苦老百姓要觉悟起来,跟红军一起打富济贫。”
“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
“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
一条条标语,就像是一声声撕裂黑暗的号角,驱走了所有的黑暗,为这片天地带来了久违的光明。
随后,已有81高龄的张同如老人为我们讲述起了那段峥嵘历史,巫溪地处渝陕鄂交汇处,自有“巴夔户牖,秦楚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2年10月,贺龙率湘鄂西红三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围剿,历经3500多公里的长途转移,史称“红三军小长征”,而这里便是红三军转移路上的一个节点。
以及在这里驻军期间发生的一系列真实故事,老人的语言谈不上华丽,可我从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眸子中,看到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用最朴质的语言讲述了红军战士一心为穷苦人民分到土地和粮食,用最有力的方式回答了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问题。
紧接着,张同如老人为我们讲述了红军为严肃军纪,“挥泪斩同袍”的故事,三名红军战士因为违反军纪被就地处决的事迹,这让我真正明白,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解放全中国、让全国人民当家做主的伟大胜利,是因为这支队伍不但一心为人民,而且还有铁的纪律做保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人都必须践行的信仰与使命,这一切,都在墙壁上那些标语上得到了印证。
虽然红三军并未在这里驻扎多久,但却将红军精神的种子撒在了这片土地,时隔90年,这枚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红军精神也成了这里的信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将党史学习落到实处,更好的践行时代使命,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2月9日,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组织开展一起对红路小学的爱心捐赠活动。
走进学校,看到那一张张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脸,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瞬间把我们一行人拉回了童年时代,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割舍的记忆,似乎,所有的美好都被童年提前消耗了,所以,看到现在的他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或许,时间最残忍的地方,就是再也回不到过去!
就当下而言,红路小学的条件并不好,没有体育场,也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可所有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阳光而朴质的笑容,就像是雪山上迎风绽放的雪莲花,干净而纯洁。
当我看到正对着校门的“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八个大字时,一切都似乎找到了答案。
任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一代又一代人沿着红军的足迹前行,“红路”上红军留下的足迹已经消失,可他们留下的精神却成为了不朽的信念。
他们就像是“红路”上盛开的花朵,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对红军精神耳濡目染,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
(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 欧阳逍遥)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