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搬山术
作者: 木灶灵更新时间:2018-02-22 14:38:29章节字数:2539

老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亦不知道究竟年岁几何,但在杨凤林猜来最少九十岁以上。


要说九十岁以上却怎么看也不像,无论是身材相貌,还是精神气质,莫不是七十岁的模样。


杨凤林之说敢猜测老先生的年纪在九十岁以上,还是子先生无意中说出,他跟随老先生学艺数十年。


彭老跟是在吃过晚饭之后才走的,走得时候留下一句:“子先生您要下去的时候,叫人给我捎句话,我再上来接你”说完便飞一般的驾着马车离开了。


杨凤林一直以为二郎庙中只有二郎真君像,和神像前方八丈处的大榕树,但却忽略还有另外一尊大神。


而且,这尊大神还是个活物。


能吃,能动的活物。


大榕树树下是一个用山石围成的小池子,池中不过丈余,却是一尊圣灵的福地。


神像前供奉着的鲜花,是每天清晨,老先生从神庙的后面一块专门种植供奉鲜花的花地里面采摘来的鲜花。


晚饭后,老先生将供奉里一天的鲜花从神像前取下,恭恭谨谨的摘成花瓣,全身虔诚的透入大榕树旁的小池子中。


一直水面突然就起了波纹,然后一个黑影慢慢的游了上来。


杨凤林几乎瞪大了眼睛在看,等看清的时候,被吓了一大跳。


那是一只老龟,一只超级大的老龟,在这之前,杨凤林表示从没有讲过这么大的乌龟。


或者,它已经不是乌龟,是龙龟,或者是神龟了。


只见得这只神龟,身形巨大如斗,浮出水面的小半边身躯如同一头躺在水中的小牛犊一般大小。


每一块龟壳都是乌黑光亮,如同黑铁浇筑而成一般。上面隐隐出现一种符号的痕迹,具体是什么,杨凤林看不清,但是这种符号隐隐和河图洛书之中的符号有些相似。


除了龟壳的诡异之外,这乌龟的脑袋上,左右两边各自长出一个肉瘤来,隐隐之间好像要长出犄角来一般。


“老先生,这位神龟究竟有多少岁?”杨凤林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老先生继续将花瓣缓缓的放入水中,而大龟依旧缓缓的张开嘴将老先生放入水中的花瓣吃了下去。


“记不清了!我还在如你一般年纪的时候,他就在里面,也是这个模样!如今他还是这么模样,我却垂垂老矣……”


老先生感慨了起来。


“那……那少说也得几百年了吧!”杨凤林惊愕不会。


“该有了!以前这里的逸真道长曾给他取名为慧真”老先生一脸平和,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据说,取这个名字是有缘由的,用的却是慧眼识真的这个词!”


“师父,这慧真大师的故事,您倒是一直没有说过!”子先生开口问道。


“世间人分许多种,邪恶狡诈之人各有不同,但心怀真善美的人却是一个模样。据说当年慧真大师,由大山之中来到了这二郎庙大榕树下栖身,引起了无数人的轰动,各地人士无不结伴而来,但慧真大师,慧眼能识天下人,来者多为邪恶狡诈或者贪图名利之人,此类人来,无论在此等候多久,慧真大师从不现身,有的人就是住在这个庙中,日夜守在在水池边,慧真亦不现身!久而久之,少有人得见慧真大师,是以二郎神庙大榕树下有神龟之说,被传做谣言!后世人更是不知!”老先生说到了这里,微微一笑看着杨凤林,缓缓开口说道:“年轻人能有此机缘得见神龟,证明你绝非邪恶狡诈之人,实在是难得!”


杨凤林被老先生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脸色竟然有些发红,赶紧开口说道:“全靠老先生呢!”


神龟,名为慧真大师,是在二郎庙中最老的一员。据说神龟与大榕树同在。


夜色落了下来,整个二郎庙便只有一点点的灯光。


老先生在蒲团上打坐,子先生伤在了后背,可以坐,但要有东西依靠着才能久坐,杨凤林在一旁服侍。


“年轻人,你先说一下,那日你看到的情况吧!”老先生说话的语气很慢很慢,每一个字都说得很真。


“嗯嗯,那晚等我冲进去的时候,就看见子先生躺在地上,人已经昏迷不醒,背上压了一块三角形的木块!”杨凤林认真的回答道。


“嗯!”老先生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了子先生,示意让子先生也说说,当时的情况。


“那天晚上的事比较诡异,屋子内明明鬼气森森,但偏偏不见凶灵出来,青烟黄符请了两遍始终没有反应,我便走了进去,进去往左边走了七步,半空中突然血光冲天,只见得一座大山朝我压了下来,那山的模样约莫便是芮关山!”子先生开口说道。


老先生静静的听着子先生说完,然后在缓缓开口说道:“搬山术!”


“搬山术?”杨凤林吓了一跳,这词语好像只有在神话故事中听过。


“师父,您以前不是说过搬山术这种道法早已经失传了么?”子先生也是疑惑的问道。


“不错,搬山术乃是祖师爷传道《天平要术》中的道法,最早出现应该是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之前。张角兄弟于山中得到神仙传道,留下《太平要术》,后来张角兄弟以黄巾起义,便曾使用搬山术攻城略地,但最终不敌,死于非命。后《太平要术》流落民间,三国之中曾有隐士左慈学会,而后传其弟子。《太平要术》一直得以保存,到了大唐盛世的时候袁天罡成练成,后来一直传到明朝后期,当时满清入关,据说毁于文字狱中……从此之后,再无听闻《太平要术》道法!”老先生说完停了下来,,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近来数百年来,都不曾听闻《太平要术》中道法,是以为失传,但今日看来,这《太平要术》未必便失传了!”


“莫非在这九湾十八官中还有其他高人?”子先生也疑惑了。


“这个不好说!”老先生既没有承认,有没有否认,接着又说道:“说来也是你的幸运,一来,此人搬山术的功力不深,二来你随身带来水牛角。这水牛角之力,犹如九牛之力,若非水牛角出力,替你挡去泰山压顶之力,只怕为师与你再见时,已然阴阳相隔。再者若是此人搬山术的功力再强一分,只怕这九牛之力也是无力为你抵挡了!”


老先生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厉害关系却不是等闲,丝毫之差,性命堪忧。


“师父,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在这九湾十八官藏着一只大妖呢?”经过老先生这么解说,子先生突然想起什么,连忙开口说道。


“大妖?你是不是有些什么发现?”老先生语气虽然缓慢,但明显郑重了一些。


“凤林,你来说说,那晚你在大榕树下面看见的情况!”


杨凤林一听,赶紧将那天夜里,自己所见,所听闻的一切给老先生说了。


之前,子先生认为杨凤林所见的乃是海市蜃楼,但如今随着“搬山术”的出现,子先生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的简单,其中一定有些诡异,这才将自己的猜想说了出来。


老先生静静的听完,脸上依旧没有任何的表情,但陷入了沉思之中。


“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沉默了半响之后,老先生突然开口问道。


“有!”子先生回答道,随后又对着杨凤林说道:“凤林将你挂在胸前的那块蛇骨取下来,交给师父看一下!”


杨凤林一听,赶紧将颈部的蛇骨取下,递给了老先生。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